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方远
“今天发布的产品已经到了可以辅助人的阶段,它肯定不是一个玩具。”
在夸克AI眼镜发布会后的媒体采访上,夸克智能终端业务负责人宋刚向界面新闻等媒体明确了这款产品的定位。在他看来,无论是AI的语音、问答,还是视觉多模态的问答、交互,都已经能真正帮到用户。
在发布会上,夸克AI眼镜发布了S1、G1两个系列六款单品。其中,S1系列配有不同框型和颜色共三款单品,最低到手价为3799元;G1更加时尚轻便,除提供两种框型选择之外,还配有太阳镜款,最低到手价1899元起。
这两个系列的产品在外观上更接近普通眼镜,鼻托、耳弯等部位采用仿生设计。界面新闻记者体验之后发现,和其他同类产品相比,夸克AI眼镜佩戴更舒适,前后配重也更加合理,既没有AI眼镜常见的头重脚轻的问题,也不存在眼镜框夹头的问题。
更好的佩戴体验背后是夸克研发团队对产品定位较为深入的思考。宋刚对界面新闻表示,这一代产品已经做到比较好的基础体验,至少让用户觉得它是美观、舒适的,能够全天候陪伴。在这个基础之上,它的应用场景才会越来越丰富。

智能眼镜早就不是新鲜的概念。早在2013年,谷歌就曾发布智能眼镜产品Google Glass,在全球科技爱好者中引发很大关注。但十几年过去,智能眼镜始终没有像智能手机一样成为大众消费品。在大模型兴起之后,AI眼镜的概念重新被提起,从业者也希望这个行业能够真正等来自己的iPhone时刻。
从产品设计思路来看,夸克团队希望把AI眼镜做成大众消费品,而不是局限于科技发烧友群体。
在产品功能上,夸克AI眼镜既是一台能够拍摄第一人称视角的摄影摄像设备,同时也是一副骨传导耳机。
阿里巴巴智能信息事业群总裁在发布会上透露了这种设计的初衷:“AI眼镜+AI创作”会成为未来创作的主流形态。
此外,夸克AI眼镜中的千问助手还融合了支付宝、高德地图、淘宝、飞猪、阿里商旅等阿里生态的核心场景,用户佩戴即可完成扫码付款、导航、拍照识物搜索商品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需求场景。
宋刚也向界面新闻透露了夸克AI眼镜在拓展使用场景上的思路:未来接入应用的原则就是优先考虑更适合眼镜场景的。比如,用户拎着行李在机场寻找值机柜台、登机口,这类场景更适合眼镜来满足,也将是夸克团队优先去拓展的。
“过去可能要自己下载APP,去打开它去查找、使用,这样的过程,可能在眼镜上一句话就完成了。”宋刚表示。
实际上,拓展使用场景的思路背后藏着夸克AI眼镜团队更大的野心。在宋刚看来,AI OS,未来会催生硬件行业非常大的变革。“我们没有说眼镜从今天开始就取代手机了,它一定是慢慢渗透手机的场景。过去,用户每天人均使用手机可能是6个小时,有一天会变成只用5个小时,剩下的1个小时去了AI眼镜里。”
在阿里生态中,夸克AI眼镜定位于下一代的个人移动入口。宋刚表示,阿里在夸克AI眼镜上是战略性投入,也是从技术能力到硬件设计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投入。
而对于夸克AI眼镜的商业模式,宋刚则表示,一方面肯定要通过硬件销售实现商业变现,同时也要探索AI能力的变现。“未来AI的能力能不能变现,我觉得这需要时间,需要有足够量的支撑和用户真正非常认可。”